秦玉友,现为教育学部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荣获2024年度“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”。

挥洒激情 铸就师魂
秦玉友执着于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,精益求精。他说:“学习要保持一种认真却不紧张的状态,而不是紧张却不认真的状态”。夜晚时分,田家炳楼中大多数办公室已经沉浸在宁静的夜色中,唯独楼中一间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,那是他在默默地工作着,让思维的火花在工作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。在课堂上,他逻辑清晰,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,用他丰富的学术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引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,他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,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。秦玉友坚信,只有让学生们掌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他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课后,他潜心研究,不断更新知识体系,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准确性。

倾注心力 悉心指导
秦玉友不仅仅传授知识,更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、发现、创新。他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为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指导。他坚信,每一位学子都有无限的潜能,只要用心去挖掘,就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他总是强调,智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,勤奋和坚持同样重要。他的教学和指导涌动着无尽的智慧和温暖。他不仅告诉学生答案,更注重教授寻找答案的方法。在指导学生学术写作的过程中,他谆谆教诲:写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,不是一条直线,学术水平提高与综合素质发展,是实实在在地付出时间去学习体验反思而自然涌现出的结果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害怕犯错或者暴露自己的不足,这些恰恰是有效学习的起点。相反,应该勇于分享自己的作品,与老师、同学交流,这样才能够得到宝贵的反馈和指导。他鼓励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、节奏和环境,以便能够最大化地吸收和消化知识,挖掘自己的潜能。他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,分享经验和见解,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。学生们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,更是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原则。

秉持匠心 严谨治学
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,注重研究证据,倡导理性思考。对于学术不端行为,他坚决抵制,强调诚信为本。在写作论文时,他一丝不苟,力求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,每一个论点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持,符合逻辑。他坚信,“取乎其上,得乎其中;取乎其中,得乎其下”,唯有勤奋创新,不断挑战教学与科研的新高度,才能不负历史,不负时代。他的治学精神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,使他们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,如何面对挑战,如何在学术道路上追求卓越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言传身教”的价值内涵,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。

教学理念:
思想认识上高度,能力发展上水平
生涯规划有方向,实践锻炼有空间
理念解读:
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思想认识、能力发展、职业规划和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,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,培养具有良好品质、卓越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。不仅关注知识学习,而且关注价值塑造;不仅关注当前学业,而且关注未来发展。不断深化评价方式改革,探索真正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,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。
宝钢优秀教师奖,是由宝钢教育基金会设立的、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公益事业,用于表彰教学效果好、爱岗敬业、师德高尚、治学严谨、教书育人成效显著、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的优秀教师。